示范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思政 · 示范课程 · 正文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书籍装帧设计
日期:2021-09-06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类型:专业发展课程

2.课程性质:理论与实践课

3.面向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硕士/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4.学时:68

5.学分:4

二、课程团队

1.课程负责人简介(附小二寸电子照片1张)

彭勃,艺术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河北省美学学会理事、河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美国桥港大学SASD设计学院访问学者,河北大学创意设计中心书籍设计及数字信息交互设计工作室负责人。2019-2020年度“三育人”模范教职工。学科专业为设计学,艺术专长视觉传达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研究方向为设计学理论、艺术理论。主讲“设计学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中国工艺美术史”、“书籍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字体设计”、“商业插画”、“图形创意”等课程。2017年4月于美国桥港大学SASD设计学院举办《视·界》 彭勃个人设计交流展。


三、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目标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

1、课程目标:深入理解书籍设计的理念、掌握书籍设计的全面知识、完成书籍设计及制作的全过程,完成设计作品展示及相关作业要求。

2、思政目标:一是尊重中国传统书籍文化传承,二是培养科学思维意识,三是树立专业敬业精神。尊重中国传统书籍文化是要培养对祖国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自豪感;培养科学思维意识是要强化学生对于书籍科学性的理解;树立专业敬业精神是要学生能够切身体会书籍设计制作行业工作的辛劳,进而尊重职业操守,认真对待每一本书的设计。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育人目标及特色

书籍设计的课程思政导向和育人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尊重中国文化传承、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树立专业敬业精神。

1. 尊重中国文化传承,培养爱国精神和文化自信。中国古代书籍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印刷技术及纸材料的出现占据了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中的两项,这两个发明都与书籍发展密切相关,并在推动世界古代文明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书籍设计课程中重点引入对中国传统书籍文化的详尽解读,突出印刷技术及装帧设计对中国书籍文化变迁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来传承中国古代文明,温故而知新,尊重传统书籍文化对开创当代中国书籍设计艺术新风尚和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以严谨的治学标准来强化科学思维意识。书籍设计是集文化出版、信息传达与创新设计、印刷装订工艺技术为一体的系统设计活动,其中每个运作环节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高的技术标准。由此,在课程中提高对科学思维意识的培养力度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考方法,而不仅仅是以感性思维来进行设计,注重讲解书籍设计的科学性与技术的合理性分配,提高学生对书籍设计严谨性的理解,获得对科学思维的兴趣和实践热情。

3. 以实物制作来树立专业上的敬业精神。书籍的设计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从设计构思、信息编排、版式制作、封面设计到印刷方式、材料选择、装订方式、加工工艺等诸多环节,都要仔细斟酌衡量,没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是无法完成的。由此,在书籍设计课程思政中加入对敬业精神的教育和体验非常重要。通过确立设计标准、在印刷厂参观交流、体验手工制作书籍等方式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书籍制作完成的过程,体会到制作车间工人的辛苦,由此培养出对书籍设计的深刻认知及对设计职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在课堂上以演示与讲解形式解读了中国古典文化与书籍设计之密切关系,将“热爱祖国书籍文化”的价值观融入书籍设计历史的第一章,以实物展示来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印象。通过对中国深厚博大的书籍文化的解读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完成古书临摹实践设计。


书籍设计课堂古书临摹


(二)在书籍版面编排设计、信息重组及计算机设计等内容的授课中,讲解了数列、倍率、比例、网格、设计心理学等科学理论知识,又在印刷技术、装订技术、特种工艺等实践活动过程中将科学思维作为训练主线,深化学生对书籍设计的理解,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研究精神。作业按标准严格完成版式设计和编排设计实践。



书籍设计课堂版式作业


(三)课程中带领学生进入印刷企业实地参观并与企业经理座谈,与车间工人交流,对每个书籍制作流程做直观了解,体验书籍制作的辛劳,引发对书籍劳动者的尊敬,树立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书籍实物制作来亲自体验工匠精神。


书籍设计课外印刷厂讲解(因厂内车间禁止拍照无法展示车间内部考察图片)






书籍设计实物制作


五、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与学生评价


在找古籍的时候,首先我通过仔细观察分析该古籍的版式特点和文字特征,通过之前的的古籍板式进行临摹,体会古代板式的形态,熟悉并形成对古籍版式的初步记忆。摹写之后,为了熟悉版式的结构,先分析分布,然后对照样子,对其进行剖析和定位,我了解了古籍的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我临摹的版式是小黑口,黑鱼尾。临摹时要注意界行的距离,文字要上下左右对其。通过临摹训练,我认识到了古籍的版式特征和临摹的方法。  ——18级视传专业,海昱


通过这次对古书《歷朝聖贤篆书百體千文》的临摹,收获满满,临摹古书中的字体我采用的是华文中宋字体,中国古代书籍排版上千年都是从右到左且竖排版,古书版匡(边栏)的粗细变化,字体之间微妙的感受。古书字体排版的严谨,能让读者更好的阅读理解,书籍名和正文的区别的字体区别。每个字体之间的行距都有变化。  ——18级视传专业,刘芳



书籍装帧课有幸学习了古籍的一些装订方法和排版风格,同时我们也选进行临摹,临摹所能获取的信息记忆远远高于“观看”的记忆。过去,在观看喜欢的大师作品时往往顿足长久,希望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记忆便开始模糊,最终仅留下一个整体印象,特别是画中细节的印象大多丧失。而临摹之后,对作品整体布局、字体、版面都有细致的研究,因而记忆深刻。在临摹的过程当中,还是有许多的难点和问题,字体是一方面,如何与临摹的古籍字体形成一致是一个难点,第二个难点就是古籍的版面和字间距如何跟它把控的一样,在尽心克服这些难点之后,我对古籍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18级视传专业,卢佳璇

六、教学反思

“课程思政”不是将“思政”生搬硬套的切入课程,而是将思政目标融合于课程目标中,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同时自然的将思想政治内容溶解其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自然唤起学生的“思政”意识,在完成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顺利接受“思政”,做到专业学习与“思政”意识无缝贴合,从而得到两方面的收获。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分配教学课时,实现课堂“思政”教学与课外教育互动,共同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进行。


上一条:课程思政优秀课程:近世代数
下一条:课程思政优秀课程:新闻采访写作


版权所有:河北大学教务处 | 电话:0312-5079473 | 传真:0312-5012995 | 微信公众号:hbujwc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